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值差异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蔡世峰
赵斌
王光彬
于台飞
机构
[1] 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2]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关键词
乳房;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正常乳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探讨 ADC 值与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EPI)技术,扩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为0、500、1000 s/mm2,对62个正常乳腺(包括4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对侧正常乳腺及10名健康志愿者20个乳腺)进行 MR 扫描及 MR 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计算62个正常乳腺分别在不同b值时的 ADC值。将62个正常乳腺分为3型,比较3型之间 ADC 值的差异及不同b值时 ADC值的差异。结果4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侧正常乳腺的 DWI 及 ADC 图与组织切片对比,不同类型乳腺组织学结构不同,其 DWI 及 ADC 图表现亦有差异。62个正常乳腺分为致密型10个,分叶斑点型42个及退化型10个。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随 b 值降低 ADC 值升高,而退化型乳腺随b值降低 ADC 值变化不明显。b=1000~0 s/mm2 时,致密型、分叶斑点型、退化型乳腺 ADC 值分别为(1.70±0.37)、(1.93±0.46)、(1.18±0.65)×10-3mm2/s,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98,P=0.000)。不同 b 值时每2种类型间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7,P=0.147);致密型和退化型之间、分叶斑点型和退化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值分别为5.593、19.128,P值分别为0.029、0.000)。结论 3型正常乳腺 ADC 值受乳腺组织学结构的影响,致密型和分叶斑点型乳腺 ADC 值受 b 值高低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MR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
    赵斌
    蔡世峰
    高佩虹
    彭洪娟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5, (05) : 497 - 500
  • [2] 弥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初探
    郭勇
    蔡祖龙
    蔡幼铨
    安宁豫
    高元桂
    马林
    梁燕
    [J].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1, (02) : 52 - 55
  • [3] 乳腺影像诊断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坤成,孙泽民主编, 2003
  • [4] 组织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成令忠主编, 1993
  • [5] In vivo diffusion‐weighted MRI of the breast: Potential for lesion characterization[J] . ShantanuSinha,Flora AnneLucas‐Quesada,UshaSinha,NanetteDeBruhl,Lawrence W.Bassett.J. Magn. Reson. Imaging . 2002 (6)
  • [6] Abdominal diffusion mapping with use of a whole-body echo-planar system. MULLER M F, PRASAD P, SIEWERT B, et al. Radiology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