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

被引:26
作者
付强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目的解释; 推定; 情节严重; 法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4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司法困境。主要体现为在公民个人信息的判定上存在疑问、手段非法的证明上存在疑难,同时对于情节严重要件的把握尚无一致性意见。应当运用目的性解释的方法,综合本罪的法益来实现对罪状的合理解释;运用司法推定,实现对于获取手段非法性的证明;综合全案证据,全面把握情节严重要件。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认定思路上,应当坚持以公民信息的私密性认定为中心。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立法的理性分析——兼论对该罪立法的反思与展望 [J].
蔡军 .
现代法学, 2010, 32 (04) :105-112
[2]   《刑法修正案(七)》解读 [J].
黄太云 .
人民检察, 2009, (06) :5-21
[3]   犯罪构成的定量因素论纲 [J].
王志祥 .
河北法学, 2007, (04) :87-92
[4]   刑事推定与犯罪的认定 [J].
游伟 ;
肖晚祥 .
人民检察, 2001, (12) :10-13
[5]   诱惑侦查合法性问题探析 [J].
龙宗智 .
人民司法, 2000, (05) :28-29
[6]  
教义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10
[7]  
刑法修正案最新理解适用[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赵秉志, 2009
[8]  
规范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陈兴良, 2008
[9]  
刑事证明方法与技巧[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陈为钢, 2008
[10]  
刑法总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赵秉志,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