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支农资金配套制度对中国乡村负债的影响:一个初步估算——以中西部地区贫困县为例

被引:24
作者
温铁军
彭辉
范堉暐
郑风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配套制度; 乡村负责; 农村基础设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8 [农村财政];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由于强制性的配套制度,存在着"钓鱼工程"、"一刀切"、"行政力量软强制"等现象,产生了大量乡村负债并有可能使中国乡村负债进一步恶化。本文对中西部地区1994~2020年间农村义务教育、乡村公路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医疗四项建设中的中央支农配套资金引发的乡村负债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中国支农配套资金引起的乡村负债占目前乡村存量负债的比例为15.2%~25.8%;在2005~2020年这段时间,支农配套资金最高将引发17850.77亿元乡村新增负债。如果目前实行"一刀切"的配套资金政策不改变,至少还会造成10517.91亿元的乡村公共负债;如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按照中部地区1:0.5、西部地区1:0.25进行配套,中西部地区新增乡村负债将降低66.62%,维持在3631.16亿~6078.54亿元之间;在四项建设任务中,乡村公路建设要求的配套资金对乡村负债的影响始终占最大比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乡村公路建设对乡村负债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的影响则明显增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家支农配套资金制度改革、加强资金运行透明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加大新农村建设财政投入力度 [J].
于永臻 .
求实, 2006, (11) :82-84
[2]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研究[D]. 曾以禹.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3]  
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段应碧, 2006
[4]  
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陈锡文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