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生态系统在保障环太湖环境健康与经济持续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14
作者
张卫建
丁艳锋
王龙俊
芮雯奕
郭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稻田生态系统; 粮食安全; 生态安全; 环境健康; 经济增长;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1 ;
摘要
稻田是地球上最大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在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和生产调研,以及作者长期的稻田生态系统研究积累,对江苏环太湖地区稻田生态系统的综合服务功能进行全面估算和评述。分析发现,在合理的稻作技术体系下,环太湖稻田生态系统不仅可以缓解气候变化、提高大气质量及保持水土资源,而且水稻生产还可以获得巨大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稳定环太湖水稻生产,不仅有利于环境健康,同时对促进城乡协调与社会和谐发展也至关重要。应该扭转公众对环太湖水稻生产的偏见,在科学规划稻田布局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稻作技术创新,建立农户激励机制,以进一步增强稻田生态系统在保障粮食安全、环境健康及经济持续增长的综合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不同利用方式下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及区域差异 [J].
许泉 ;
芮雯奕 ;
何航 ;
吴峰 ;
罗鸿 ;
卞新民 ;
张卫建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2) :2505-2510
[2]   不同耕作制度对南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J].
胡立峰 ;
李琳 ;
陈阜 ;
叶桃林 ;
杨光立 .
生态环境, 2006, (06) :1216-1219
[3]   达里诺尔湿地的小气候特征 [J].
宝日娜 ;
杨泽龙 ;
刘启 ;
李红宾 .
中国农业气象, 2006, (03) :171-174
[4]   我国农田土壤碳氮耦合特征的区域差异 [J].
许泉 ;
芮雯奕 ;
刘家龙 ;
刘智 ;
杨玲 ;
尹宇静 ;
张卫建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6, (03) :57-60
[5]   长江三角洲水田保护性耕作制度的碳收集效应估算 [J].
芮雯奕 ;
周博 ;
张卫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2) :207-212
[6]   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连续施磷处理下稻田磷的径流损失 [J].
赵建宁 ;
沈其荣 ;
冉炜 .
农村生态环境, 2005, (03) :29-33
[7]   水稻田面水中氮磷素的动态特征研究 [J].
金洁 ;
杨京平 ;
施洪鑫 ;
陈俊 ;
郑洪福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357-361
[8]   太湖地区水稻土磷素径流流失及其Olsen磷的“突变点” [J].
张焕朝 ;
张红爱 ;
曹志洪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6-10
[9]   稻田生态系统气体调节功能及其价值 [J].
肖玉 ;
谢高地 ;
鲁春霞 ;
丁贤忠 ;
吕耀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5) :617-623
[10]   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J].
凌启鸿 .
科技导报, 2004, (03)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