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VAR模型的碳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4
作者
徐映梅
陈青养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省际经济体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对于国家一级碳排放目标的分散控制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能源、经济、社会和环境一体化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湖北省1980—2008年的时序数据建立了碳排放量与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索影响系数大小和时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湖北省碳排放量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效率则具有抑制作用,人口发展、能源价格和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湖北省碳排放量的变化受自身冲击影响逐渐递减,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和能源效率对湖北碳排放量波动的贡献由弱增强。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等都将成为湖北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核心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Feasibility of zero carbon homes in England by 2016: A house builder's perspective [J].
Osmani, Mohamed ;
O'Reilly, Alistair .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9, 44 (09) :1917-1924
[2]  
Worl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1950–2050.[J].Richard Schmalensee;Thomas M. Stoker;Ruth A. Juds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 1
[3]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D].许广月.华中科技大学.2010, 11
[4]   我国东中西部碳排放量影响因素面板数据研究 [J].
宋帮英 ;
苏方林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01) :19-24
[5]   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彭觅 ;
吕斌 ;
张纯 ;
黄斌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7) :6-11+44
[6]   低碳经济与我国区域能源利用研究 [J].
陈英姿 ;
李雨潼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 49 (02) :66-73
[7]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邹秀萍 ;
陈劭锋 ;
宁淼 ;
刘扬 .
生态经济, 2009, (03) :34-37
[8]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姜照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158-161
[9]   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 [J].
徐玉高 ;
郭元 ;
吴宗鑫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