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治之:村民自治与国家嵌入的平衡机制与逻辑

被引:12
作者
毛一敬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分类治之; 资源下乡; 治理转型; 主体培育;
D O I
10.15993/j.cnki.cn35-1198/c.2020.06.002
中图分类号
D638 [群众自治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乡村秩序解体和国家治理下乡,国家治理逻辑替代村民自治逻辑主导村庄治理实践。而村民自治在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培育现代公民意识、重塑村庄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村级治理转型迫切需要突破村民自治困境,实现国家嵌入与村民自治新的平衡。文章基于对村级治理转型的实践考察和理论总结,以治理事务与治理主体的适配性为标准,提出分类治之的村级治理转型策略:政府聘用办事员遵循科层化逻辑回应村民个体性公共服务需求、村级党组织动员党员执行国家意志回应国家治理目标在村庄的落地需求、村民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回归基层协商职能,组织村民自治回应村民内生性集体需求。通过明晰各主体的治理边界,在基层党委领导下,实现行政服务、政治任务和自治事务在村庄均衡发展,共同助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