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青藏高原河源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46
作者:
郝振纯
[1
,2
]
江微娟
[3
]
鞠琴
[1
]
李丽
[1
]
王加虎
[1
]
鲁承阳
[2
]
畅俊杰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黄河水利委员会河源研究院
[3] 宁波市弘泰水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来源: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河源区;
小波分析;
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54-2007年青藏高原河源区(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30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通过计算气候倾向率和距平小波分析(墨西哥帽小波函数)等方法分析了近54 a来青藏高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河源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在7-3℃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升温更为强烈.年降水量的分布大致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少,在同一纬度上,东部的降水量多于西部,2001-2005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达到历史最大值.年平均气温和降水的周期振荡在高频区振荡频繁,有多个突变点,中低频区则较平缓.不同河源区的气温增温率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雅鲁藏布江源区最大(0.54℃.(10a)-1),黄河次之(0.31℃.(10a)-1),澜沧江和怒江最小(0.17℃.(10a)-1).除少数气象站外,区域内各站的年平均气温也普遍升高.澜沧江源区是整个青藏高原河源区降水量升幅最大的地区,而雅鲁藏布江源区为降水量升幅最小的区域.从整个青藏高原来看,温度和降水均普遍升高,整个区域呈现暖湿化趋势,但降水量的增加较微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130 / 113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