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水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23
作者
苏娜 [1 ]
黄健全 [1 ]
韩国辉 [2 ]
于春生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可视化; 图像分析; 微观模型; 水驱油实验; 采收率; 剩余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针对高中低不同渗透率的真实岩心平面模型,采用最新研制的彩色可视化图像分析系统开展了微观水驱油实验。通过不同渗透率岩心在不同速度下的驱替实验,经过图像系统分析,研究了剩余油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渗透层采收率不同的原因。高渗层由于水的突进现象严重使采收率较中渗层偏低,低渗层孔喉小,裂缝不发育其采收率也最低。此次实验研究为非均质油藏合理安排开发层系组合、提高低渗层动用程度、进一步开展挖潜工作提供了实验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1+92 +9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低渗透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研究——以西峰油田庄19井区长82储集层为例 [J].
付晓燕 ;
孙卫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6) :79-81
[2]   基于三维网络模型的水驱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 [J].
侯健 ;
李振泉 ;
关继腾 ;
王克文 ;
陈月明 .
力学学报, 2005, (06) :113-117
[3]   储集层流动单元水驱油实验研究 [J].
魏斌 ;
张友生 ;
杨贵凯 ;
徐磊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72-74+108
[4]   沈阳油田储层微观驱油效率研究 [J].
何秋轩 ;
高永利 ;
任晓娟 ;
杜慧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2)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