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19
作者:
汪朝红
吴凯
吴效明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
来源: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生理检测技术;
穿戴式;
生理参数;
蓝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 [人体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就穿戴式检测系统的组成结构、相关技术及其标准、特点和应用等内容进行概述,并展望了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IEEE/IEE Electronic Library数据库1995-01/2006-12与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相关文章,检索词“Wearable,wireles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6-12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穿戴式”。资料选择:初审资料纳入范围包括:①关于穿戴式检测系统结构,原理设计方面的研究文献。②有关穿戴式生理检测的信号采集、信号处理及通讯等相关技术及其标准的研究文献。③反映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实验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文献。排除掉一些较陈旧或价值不大的资料以及重复性内容的文章。资料提炼:按照上述要求,共收集到有关文献50余篇,排除重复或类似的研究,筛选出30篇作为参考文献,进而对这30余篇文献进行仔细阅读、分析和归纳。资料综合:穿戴式生理检测是近年来引起人们重视而迅速发展的医学测试技术。目前,国内外文献提出的穿戴式生理检测系统基本上由4部分组成:①检测生理参数的穿戴式传感器及相应的医学测量技术。②具有无线通讯功能的数据记录器执行信号采集与初步处理。③监护基站执行数据接收、监护显示和向上一级传输数据的任务。④提供医疗服务的远程监护中心。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将向着标准化、智能化、多功能化、个性化、微型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有关技术将与日常电子产品紧密结合,融入为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医疗健康服务。结论:穿戴式生理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使用者生理参数和健康状况信息的长期、持续动态检测,通过实时传输、显示、分析和报警等,有利于改善监护条件,也为社区医疗与保健服务提供了更好的手段。由于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的采用,减少了对使用者活动的限制和医护人员的干预,有利于获得自然状况下生理信息,其发展和应用前景广阔。
引用
收藏
页码:4384 / 438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