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联吡啶和去甲基斑蝥酸根桥联双核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抗癌活性的研究

被引:22
作者
尹富玲
申佳
邹佳嘉
李荣昌
机构
[1] 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2] 北京大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系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铜(Ⅱ); 桥联配体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癌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641.4 [络合物化学(配位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304 ; 081704 ;
摘要
利用二水氯化铜、2 ,2′ 联吡啶和去甲基斑蝥酸钠合成了桥联配体双核铜配合物 [(bipy) (DCA)Cu (DCA) Cu(bipy) (H2 O) ]·3H2 O(式中bipy为 2 ,2′ 联吡啶 ,DCA为去甲基斑蝥酸根 )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和电导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配合物经验分子式为Cu2 C3 6H40 N4O14 ,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a =1 12 5 1( 2 )nm ,b =1 2 70 7( 3 )nm ,c =1 73 45 ( 4 )nm ,α =94 86( 3 )° ,β =10 7 61( 3 )° ,γ =112 5 0 ( 3 )° ,V =2 12 64 ( 7)nm3 ,μ =1 0 66mm-1,Z =2 ,Dc=1 3 74g/cm3 ,F( 0 0 0 ) =90 8,R =0 0 5 47,wR2 =0 13 5 5 ,GOF =0 815 .配合物中两个铜原子呈六配位的拉长畸变八面体构型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1+449 +4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铜(Ⅱ)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抑菌活性 [J].
何水样 ;
曹文凯 ;
陈军利 ;
赵建设 ;
史启祯 ;
王汝贤 ;
孙杰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2, (06) :991-995
[2]   三元配合物[Cu(L-tyr)(TATP)(H2O)]ClO4·H2O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芳环堆积作用 [J].
乐学义 ;
童明良 ;
付银莲 ;
计亮年 .
化学学报, 2002, (02) :367-371+188
[3]  
新型离子型有机锡化合物{[Ph2Sn]2[2,6-Py(CO2)]3H2O}2-·[HNEt3]2~+的合成、表征、性质及晶体结构[J]. 尹汉东,王传华,王 勇,马春林,张军红,邵建新.化学学报. 2002(01)
[4]   微量热法研究[Cu(phen)2]2+、[Cu(bpy)2]2+与DNA的作用 [J].
易平贵 ;
商志才 ;
俞庆森 .
无机化学学报, 2001, (01) :77-82
[5]   铜(Ⅱ)与反式丁烯二酸根和2,2′-联吡啶配合物的研究 [J].
王尧宇 ;
王欣 ;
史启祯 ;
高忆慈 .
化学学报, 2000, (12) :1596-1601
[6]   [Cu(C12H8N2)(H2O)(C4H4O4)]·2H2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J].
郑岳青 ;
孙杰 ;
林建利 .
化学学报, 2000, (09) :1131-1135
[7]   配合物Cu(C14H9NO3)(C3H4N2)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 [J].
高山 ;
施展 ;
华佳 ;
冯守华 ;
徐如人 ;
刘世雄 ;
霍丽华 ;
陈鹏刚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 (02) :177-180
[8]   混配配合物中配体间芳环堆砌作用研究(Ⅰ)──[Cu(C10H8O4)(C10H8N2)(H2O)]·2H2O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红外光谱 [J].
关伟 ;
孙锦玉 ;
张向东 ;
刘祁涛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 (01) :5-8
[9]   肿瘤化学治疗的研究——N-斑蝥素衍生物的合成 [J].
张水泉 .
药学学报, 1981, (10) :784-786
[10]  
配位化学简明教程[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声逾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