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附子单煎以及与浙贝母合煎后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有毒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48
作者:
边宝林
司南
王宏洁
杨健
何希荣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
附子;
浙贝母;
有毒成份;
含量测定;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06.04.004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附子中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色谱方法,比较附子单煎、附子与浙贝母合煎后有毒成分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化学成分变化角度证明中医理论———十八反的科学内涵;方法:试验用二氯甲烷(CH2CL2)和三氯甲烷(CHCL3)分别对采用同一煎煮条件得到的单煎、合煎物进行萃取处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对该样品进行HPlC测定;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附子与浙贝母合煎样品中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高于附子单煎样品;在此测定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分离上述3种成分,且测定成分附近没有干扰峰;结论:经过与浙贝母合并煎煮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以及新乌头碱的含量显著提高,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证明中药配伍理论———“十八反”具有科学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0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