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潮州海防及其历史影响(上)

被引:26
作者
陈春声
机构
[1]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明代; 海防; 卫所; 屯田; 潮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8.1 [洪武至宣德(1368~1435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明代潮州的海防格局,是在洪武朝30多年间逐步建立起来的。文章主要通过明代地方文献的分析,描述明初潮州海防系统建立的缘由、过程和制度变迁,探讨沿海卫所布局所反映的潮州地方社会情形,从一个侧面反映明初中央王朝的政策在沿海边远地区推行的实况及地方社会的因应过程。文章也力图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去理解海防体系建构过程的种种安排,并揭示这一过程对地方社会的长远影响。文章试图说明,就户籍和田土管理制度而言,明初潮州地方确实存在着行政和军事两大相互独立的系统,但与北方和西南沿边地区不同的是,东南沿海的“沿海卫所”和“内地卫所”可能并未因为这种管理体制的差别,而成为独立于府县之外的“地理单位”。相反地,潮州沿海的各个守御千户所都与周围的乡村有密切的联系,成为理解小范围地域社会发展脉络不可或阙的重要因素。明初潮州海防另一影响深远的举措,是南澳岛的弃守。洪武初年曾将粤闽交界洋面南澳岛的居民纳入版图,但洪武、永乐年间“弃而不守”。南澳岛因而成为各国商人和各种海上活动力量聚集之区,从而变成有明一代闽粤海防的心腹大患,其影响直至清初实施迁界政策之后。文章也对这一举措的历史影响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125 +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试论明朝初年的海防 [J].
邸富生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5, (01) :13-20
[2]   谈明代的卫籍 [J].
顾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9, (05) :56-65
[3]   明代军户制度浅论 [J].
李龙潜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 (01) :46-56
[4]  
王毓铨史论集[M]. 中华书局 , 王毓铨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