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核不育小麦花药内游离脯氨酸和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育性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朱广廉
邓兴旺
左卫能
曹宗巽
机构
[1] 北京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游离脯氨酸; 核雄性不育; 花粉; 花药;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显性单基因控制的太谷核不育小麦不同发育阶段的可育株和不育株的花药及雌蕊内游离肺氨酸和游离总氨基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不同育性花药之间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无明显差异,且含量较低。(2)在小孢子单核初期,可育花药内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不育花药,是不育花药的7倍,比减数分裂期增加20倍,高达其干重的1.65%,占其游离总氨基酸的50%。(3)在雌蕊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远远低于花药,不同育性植株之间差异不很明显。(4)关于游离总氨基酸的含量,在花药中减数分裂期,不同育性植株之间无明显差异;在小孢子单核初期,可育株高于不育株。在雌蕊中,相应于小孢子单核初期时,可育株稍高于不育株,受精后迅速趋于一致,但整个变化幅度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16 / 6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ELECTRON-MICROSCOPY ON ANTHER TISSUE AND POLLEN OF MALE STERILE AND FERTILE WHEAT (TRITICUM-AESTIVUM L) [J].
DEVRIES, AP ;
IE, TS .
EUPHYTICA, 1970, 19 (02)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