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记忆的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为例

被引:30
作者
周玮 [1 ,2 ]
黄震方 [2 ]
唐文跃 [3 ]
沈苏彦 [4 ]
机构
[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 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4] 不详
关键词
城市记忆; 文化旅游地; 游后感知维度分异; 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文章选取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作为典型个案,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采用数理统计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文化旅游地游后感知维度分异特征和机理。结果表明:主客双方对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呈现相似性递减特征,究其原因,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建筑景观的价值弥足珍贵、自我"造血"和外来"补给"功能的匮乏以及单一静态的陈列展示方式都是其主导因素。但是,对非物质要素的游后感知维度存在层级差异,而非遗传承载体和方式的弱化、地方传统美食颇具特色、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文化涵化进程加快以及街巷生活环境遭受"挤压"和"形变"都是其主导诱因。尊重历史,传承记忆,文化旅游地的城市记忆功能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偏好的游后感知实证研究 [J].
周玮 ;
黄震方 ;
郭文 ;
吴丽敏 ;
赵志霞 .
人文地理, 2012, 27 (06) :117-123
[2]   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对游客感知价值维度的影响及效应分析——以南京中山陵为例 [J].
周玮 ;
黄震方 ;
殷红卫 ;
吴丽敏 ;
曹芳东 .
地理研究, 2012, 31 (05) :873-884
[3]   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进展与启示 [J].
李彦辉 ;
朱竑 .
人文地理, 2012, 27 (01) :11-15+28
[4]   目的地特殊自然灾害后游客的认知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后的九寨沟为例 [J].
李敏 ;
张捷 ;
董雪旺 ;
钟士恩 ;
蔡永寿 ;
上官筱燕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95-1706
[5]   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分析——以南京夫子庙为例 [J].
唐文跃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02-1207
[6]   乡村居民旅游支持度影响模型及机理——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苏州乡村旅游地比较 [J].
汪德根 ;
王金莲 ;
陈田 ;
章鋆 .
地理学报, 2011, 66 (10) :1413-1426
[7]   重大事件游客感知价值维度模型及实证研究——以2010上海世博会国内游客为例 [J].
王朝辉 ;
陆林 ;
夏巧云 ;
刘筱 .
旅游学刊, 2011, 26 (05) :90-96
[8]   九华山游客地方依恋与游后行为研究 [J].
江春娥 ;
黄成林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1, 23 (01) :71-75
[9]   城市记忆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宣武区为例 [J].
汪芳 ;
严琳 ;
吴必虎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1) :71-76+87
[10]   西安入境旅游者认知和感知价值与行为意图 [J].
白凯 ;
马耀峰 ;
李天顺 ;
孙天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24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