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苍兰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15
作者
吴晨炜
周凌瑜
王秀丽
宋会书
唐东芹
刘群录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关键词
小苍兰; 遗传多样性; ISS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2.2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12份小苍兰(Freesia refracta)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从34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12条适宜的引物。这12条引物中每条引物可扩增出5~11条DNA片段,共扩增了9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62条,平均每条引物可产生5.2条多态性片段,多态性条带比率(PPB)为64.6%。经NTSYS-pc分析,12份小苍兰种质间的遗传距离(GD)的变化范围为0.123~0.907,平均为0.442。根据Nei’s相似系数建立了UPGMA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56时,可将紫色花系的小苍兰种质与其它种质分开,形成两个组。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可有效地分析小苍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小苍兰的杂交育种和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百合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ISSR研究.[D].姜福星.南京林业大学.2006, 05
  • [2] 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小苍兰ISSR-PCR反应体系
    周凌瑜
    吴晨炜
    唐东芹
    宋会书
    刘群录
    [J]. 植物研究, 2008, (04) : 402 - 407
  • [3] 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郭春芳
    唐玉海
    孙云
    陈常颂
    陈荣冰
    张木清
    [J]. 热带作物学报, 2008, (02) : 181 - 186
  • [4] 芍药栽培品种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应用
    王淼
    于恒秀
    龚志云
    何小弟
    梁国华
    [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2) : 78 - 82
  • [5] 杜鹃红山茶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英文)
    罗晓莹
    庄雪影
    杨跃生
    [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7, (02) : 93 - 100
  • [6] 切花小苍兰栽培技术
    唐东芹
    秦文英
    林源祥
    [J]. 中国花卉园艺, 2005, (14) : 39 - 41
  • [7] 滇牡丹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杨淑达
    施苏华
    龚洵
    周仁超
    [J]. 生物多样性, 2005, (02) : 105 - 111
  • [8] 桂花品种的ISSR-PCR分析
    胡绍庆
    邱英雄
    吴光洪
    宣子灿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S1) : 71 - 75
  • [9] 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分析地黄种质遗传多样性
    周延清
    景建洲
    李振勇
    张宝华
    贾敬芬
    [J]. 遗传, 2004, (06) : 922 - 928
  • [10] 10种报春花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刘小莉
    刘飞虎
    李宗菊
    曾淑华
    [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 454 - 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