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区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被引:33
作者
李琳
伍芬琳
张海林
陈阜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少免耕; 水稻田; 总有机碳; 活性碳; 碳库管理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双季稻区保护性耕作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保护性耕作下土壤不同层次总有机碳、活性碳的动态变化,并计算了各处理的碳库活度、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0~10cm和10~20cm土壤总有机碳分层受耕作方式影响大,而活性碳分层受秸秆还田影响大。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各层总有机碳,免耕提高土壤0~10cm总有机碳,而旋耕和翻耕提高土壤10~20cm总有机碳;其中旋耕提高土壤0~10cm总有机碳,以及翻耕和秸秆还田提高土壤各层总有机碳具有可持续增加的潜力。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提高土壤0~20cm土层活性碳。秸秆还田提高土壤0~10cm总有机碳、活性碳、稳态碳、碳库指数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同时提高了10~20cm各项碳库指数,但降低了0~10cm碳库活度和活度指数;免耕和旋耕分别提高土壤0~10cm和10~20cm的各项碳库管理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李琳
    李素娟
    张海林
    陈阜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3) : 106 - 109
  • [2] 耕作方式对耕层黑土有机碳库储量的短期影响
    梁爱珍
    张晓平
    杨学明
    CFDrury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6) : 1287 - 1293
  • [3] 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苏静
    赵世伟
    马继东
    杨永辉
    刘娜娜
    不详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03) : 50 - 52+179
  • [4]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特征及碳库研究
    邵月红
    潘剑君
    孙波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 24 - 28
  • [5]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王清奎
    汪思龙
    冯宗炜
    黄宇
    [J]. 生态学报, 2005, (03) : 513 - 519
  • [6]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朱文珊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 16 - 20
  • [7] 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王晶
    朱平
    张男
    解宏图
    张旭东
    [J]. 土壤通报, 2003, (05) : 394 - 397
  • [8]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杨景成
    韩兴国
    黄建辉
    潘庆民
    [J]. 生态学报, 2003, (04) : 787 - 796
  • [9] 美国有关耕作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研究
    邹桂霞
    [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2, (05) : 15 - 17
  • [10]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昌全
    魏成明
    李廷强
    孙凤琼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 152 - 15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