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治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基于领导联系点的分析

被引:63
作者
李元珍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典型; 领导联系点; 国家与社会; 官僚制; 国家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当下的国家治理背景下,作为一种传统的国家治理方式的典型,有其独特的生产机制和作用机制。文章通过对领导联系点树典型的过程分析,发现当前的典型生产机制正从传统的双典型结构变成单向度的排列,而其作用机制也发生了从"以点带面"到"以点代面"的转化。这样一种转变的发生,有其自身的逻辑,但从整个国家治理来看,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则是,官僚制逻辑主导了社会建设中国家对社会的无意识排挤,导致国家治理的自我束缚。如何重新建立民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性,应是当下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125 +1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通过试验制定政策:中国独具特色的经验 [J].
韩博天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0, 17 (03) :103-112+128
[3]   国家政治文化变迁与农村社区制度选择——南街村案例研究 [J].
冯仕政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6 (05) :44-50
[4]   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 [J].
王绍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6) :111-133+207
[5]   论宋代的民间旌表与国家权力的基层运作 [J].
杨建宏 .
中州学刊, 2006, (03) :193-195
[6]   经济体制变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以苏南某村为案例 [J].
宋婧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129-142+208
[7]   典型:一个政治社会学的研究 [J].
冯仕政 .
学海, 2003, (03) :124-128
[8]   以革命的名义:南街社会的文化特征 [J].
刘倩 .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04) :149-153
[9]   制度是如何思维的? [J].
周雪光 .
读书, 2001, (04) :10-18
[10]   “以点带面”与“以点代面” [J].
刘必建 .
党的生活, 1994, (03) :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