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粮改”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基于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变化的分析

被引:14
作者
刘李峰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户; 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对策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及作用作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2002年“粮改”以来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变化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粮改”后,农户粮食储备水平的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粮食总供给的压力和风险、增加区域粮食安全的风险、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负担。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从我国粮食市场发育看政府管制的绩效 [J].
刘志雄 ;
王永刚 .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12) :1-4
[2]   我国粮食安全与土地利用 [J].
高淑萍 ;
毕芳英 .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06) :18-20+40
[3]   中国粮食供求模型及其预测 [J].
何忠伟 .
新疆农垦经济, 2005, (03) :41-44
[4]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 [J].
闻海燕 .
粮食问题研究, 2004, (01) :32-34
[5]   农户售粮储粮行为的形成及引导 [J].
徐芳 .
农村经济 , 2002, (06) :56-57
[6]   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J].
柯炳生 .
中国农村观察, 1996, (06) :8-13+63
[7]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粮食经济[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季〓,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