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被引:5
作者
张新光
机构
[1]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奴制; 容克地主; 普鲁士道路; 社会主义集体农业; 资本主义现代农业;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8.04.025
中图分类号
F351.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这种改良的道路不仅使德国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半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而且把德意志民族多次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主德国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道路"最终取得独立地位的还是革命而不是改良。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实现统一后不仅完成了社会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农业的互相融合,而且完成了小农制与现代大农业的有效衔接,促使农业向着资本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3]   德国农业发展近况 [J].
朱行 .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08, (03) :50-51
[4]   德国对核心农户的扶持政策 [J].
刘继芬 .
世界农业, 2005, (08)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