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调控对亚麻生物力学及冠层性状变化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孟桂元 [1 ,2 ]
孙焕良 [2 ]
贺再新 [2 ,3 ]
周清明 [2 ]
周静 [1 ,2 ]
机构
[1]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3] 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亚麻; 打顶; 抑芽; 力学性状; 抗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3.2 [亚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明生育后期顶端调控后亚麻茎秆抗倒能力变化,以常规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打顶+抑芽"、打顶、抑芽处理后亚麻茎秆生物力学性状变化规律及其与冠层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打顶+抑芽"处理后可明显降低重心高度、倒伏指数,处理后平均较对照分别减少31.24%、51.06%,增强茎秆基部、中部、上部抗折力和麻株最大承载能力,分别增加46.05%、26.72%、34.82%和9.24%;打顶处理对重心高度、麻株承载能力影响较少,但增加了茎秆中部、上部和基部处理中后期抗折力,平均分别增加5.48%、7.13%和8.28%,降低了麻株倒伏指数(14.72%);而抑芽处理后生物力学性状均有所减少或减弱。相关分析表明,茎秆基部、中部及上部抗折力与冠层性状和倒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麻株承载力与分枝鲜重和蒴果鲜重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性,而重心高度、倒伏指数与冠层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因此,从生物力学性状来看,亚麻生育后期以"打顶+抑芽"处理防倒效果较理想,处理后能有效提高麻株的抗倒伏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679 / 16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亚麻生育后期打顶抑芽防倒效应及其生理特性研究.[D].孟桂元.湖南农业大学.2009, 12
[2]  
力学与工程应用.[M].杜庆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3]   高大韧稻茎秆的抗折力研究 [J].
莫永生 ;
蔡中全 ;
杨亲琼 ;
韦莹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2) :193-198
[4]   水稻抗倒伏的材料学特性 [J].
赵建明 ;
姜兴强 ;
胡宁 .
北方水稻, 2007, (03) :69-73
[5]   空心植物茎秆局部失稳的数值分析 [J].
胡婷 ;
付志一 .
农机化研究, 2005, (03) :100-102
[6]   油菜茎秆抗倒伏的力学分析及综合评价探讨 [J].
田保明 ;
袁志华 ;
王建平 .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03) :30-32
[7]   东北地区超级杂交粳稻倒伏性状的研究 [J].
华泽田 ;
郝宪彬 ;
沈枫 ;
张忠旭 ;
王岩 ;
王彦荣 ;
马秀芳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161-164
[8]   水稻茎秆抗倒伏的力学分析 [J].
袁志华 ;
赵安庆 ;
苏宗伟 ;
赵祥雄 .
生物数学学报, 2003, (02) :234-237
[9]   作物茎秆抗倒伏的力学分析及综合评价探讨 [J].
袁志华 ;
冯宝萍 ;
赵安庆 ;
梁爱琴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30-31
[10]   水稻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J].
杨惠杰 ;
杨仁崔 ;
李义珍 ;
姜照伟 ;
郑景生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