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国创建国际制度的策略

被引:39
作者
刘玮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崛起国; 国际制度; 网络外部性; 组织间架构; 承诺的可信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会引起崛起国对现存国际制度分配结果的不满。崛起国大体上可以采取两项策略来改革国际制度安排:一是推动现存国际制度内部的改革,二是在外部创建功能重叠的新的国际制度。已有的制度主义研究多认为新建国际制度很难实现,但现实世界中却出现了崛起国成功创建国际制度的不少实例。作者试图探寻在何种条件下,崛起国创建的国际制度更容易获得初始生存。由于新建国际组织天生的脆弱性,崛起国能否建立稳定可见的自我约束机制,塑造"新旧"国际制度的合作预期,是决定国际制度能否创建成功的关键。基于此,作者提出一个制度间合作的分析框架,认为崛起国在议题领域选择和组织间架构两方面的策略选择,会影响制度间合作承诺的可信性,进而影响新创国际制度的初始生存。通过对亚洲开发银行、亚洲货币基金、清迈倡议以及金砖银行创建的比较案例研究,文中提出的假说得到验证。其政策启示在于,崛起国通过选择网络外部性较低的议题领域以及建立合股、授权和战略伙伴等制度化的组织间架构,有利于塑造制度合作的稳定预期,促进国际制度在创设初期的生存。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106+158 +158-159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金砖银行、竞争性多边主义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J].
朱杰进 .
国际关系研究, 2016, (05) :101-112+155
[2]   美国自贸区战略的逻辑——一种现实制度主义的解释 [J].
李巍 ;
张玉环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 (08) :127-154+160
[3]   中国与多边发展融资体系:地位与角色 [J].
黄梅波 ;
韦晓慧 .
广东社会科学, 2015, (02) :5-13
[5]   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转型 [J].
徐秀军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10) :49-79+157
[6]   新型的援助附加条件?——评析世界银行绩效导向的援助分配政策 [J].
徐佳君 .
国际政治研究, 2012, 33 (03) :24-36+184
[7]   机制复杂性及其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J].
王明国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2, 29 (03) :144-155
[8]   国际制度的形式选择——一个基于国家间交易成本的模型 [J].
田野 .
经济研究, 2005, (07) :96-108
[9]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 [J].
张宇燕 .
改革, 1994, (02) :97-106
[10]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吉尔平 (Gilpi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