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和马麝随机扩增多态DNA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包惠芳
徐宏发
陆厚基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
关键词
林麝; 马麝;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D O I
10.16829/j.slxb.1999.04.001
中图分类号
Q953 [动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501 ;
摘要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技术对饲养的林麝和马麝进行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在选用的 42种随机引物中 ,有 2 5种引物产生了清晰稳定的条带 ,单个引物获得标记数在 1~1 4之间 ,平均每个个体获得 1 68个RAPD标记 ,其中林麝、马麝特异性标记各 5个 ,个体特异性标记有 3个 ,这些标记可用来鉴定种或个体。平均遗传距离在林麝种内为 0 1 2 7±0 0 2 3 ,马麝为 0 1 0 5± 0 0 1 3 ,种间为 0 2 4 1± 0 0 2 ,种间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分析表明饲养马麝种内遗传多样性低 ,为增强饲养马麝的生存力 ,最好从不同种群中引入种麝进行繁殖。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6+320 +3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貉随机扩增多态DNA及其亚种分化关系 [J].
陈永久 ;
张亚平 ;
齐瑾 ;
刘瑞清 .
遗传学报, 1998, (01) :16-21
[2]   用RAPD标记检测六种蛇基因组DNA多态性 [J].
王义权 ;
周开亚 ;
秦树臻 .
动物学报, 1996, (02) :172-181
[3]   滇金丝猴的随机扩增多态DNA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兰宏 ;
张文艳 ;
王文 ;
宿兵 ;
施立明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6, (03) :244-249
[4]   林麝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能量代谢特征 [J].
林忠,徐宏发,盛和林 .
兽类学报, 1995, (02) :98-105
[5]   林麝核型研究初报 [J].
郭健民 ;
王建华 ;
范晖 ;
邓凤呜 ;
张治国 .
兽类学报, 1988, (01) :73-75
[6]  
中国鹿类动物[M].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盛和林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