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血流变及TXB2、PGF1a的变化

被引:14
作者
李艳彦
谢鸣
王洪海
陈禹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
关键词
肝郁脾虚证; 血流变; TXB2; PGFla;
D O I
10.13241/j.cnki.pmb.2007.01.005
中图分类号
R256.4 [肝胆系病证];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查中医肝郁脾虚证模型的血流变及相关调节因子的状态。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法建立大鼠肝郁脾虚证模型,测定大鼠造模三周、自然恢复一周时的血流变和血浆TXB2、PGF1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造模三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均显著升高(P<0.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显著升高(P<0.001),6-keto-PGF1a显著降低(P<0.05), TXB2/PGF1a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第四周150/s、38/s、10/s、5/s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仍显著升高(P<0.001或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降低(P<0.001);红细胞压积与变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TXB2和TXB2/PGF1a显著降低(P<0.05),6-keto-PGF1a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郁脾虚证大鼠存在血液高粘和血栓易形成状态,恢复期血液高粘同时伴有扩血管因素的加强。提示肝郁脾虚证有血流变的异常和血浆TXA2-PGI2的平衡失调,主要涉及到血小板和血浆因素的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变化 [J].
李艳彦 ;
谢鸣 ;
陈禹 ;
王洪海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04) :10-12+15
[2]   柴胡疏肝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性肝郁证大鼠的影响 [J].
熊振芳 ;
朱清静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4, (04) :220-221
[3]   柴胡疏肝散对慢性束缚应激性肝郁证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作用 [J].
朱清静 ;
罗欣拉 ;
熊振芳 .
湖北中医杂志, 2003, (11) :7-8
[4]   脾气虚证动物模型规范化的初步研究——部分免疫功能方面 [J].
周永生 ;
樊雅莉 ;
陈小野 ;
张宇鹏 ;
李玉梅 ;
蒋小丽 ;
邹世洁 ;
王肃 ;
崔成德 .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3, (02) :1-5
[5]   大鼠脾不统血模型血浆和子宫6-K-PGF1α、TXB2变化的研究 [J].
陈家旭 ;
瞿德竑 ;
季绍良 ;
唐已婷 ;
徐洪雁 .
中国医药学报, 2002, (12) :726-728+768
[6]   “肝郁”大鼠血浆TXA2、PGI2水平与肝微循环变化及逍遥散作用 [J].
吕志平 ;
刘承才 .
中国微循环, 2000, (03) :160-161
[7]   肝胆湿热证病人血浆β-内啡肽和血栓素B2及前列腺素F含量研究 [J].
王晓兰,李家邦,金益强,梁清华 .
湖南中医杂志, 1996, (S2)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