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中的分子病理机理研究

被引:18
作者
刘纯杰
王德文
高亚兵
龙建银
彭瑞云
谷庆阳
崔雪梅
宋一平
杨振国
夏国伟
潘耀谦
机构
[1] 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
[2] 军需大学动医系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受体; 分子病理机理; 放射性肺纤维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调查几种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在放射性肺纤维化 (RPF)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免疫化学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RPF大鼠肺组织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有TGFβ1和TGFβR的弱表达 ,照射动物肺脏TGFβ1的表达于照射后 2周开始增高 ,从第 8周直到 3月表达水平最高。肺脏表达TGFβ1的部位主要是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等。TGFβ2的表达变化规律除了比TGFβ1稍弱外类似于TGFβ1。TGFβR表达增强的时间比TGFβ1稍晚 ,于第 8周开始增强 ,直到 1年也保持较高水平的表达。bFGF和PDGF在照射后 2~ 3个月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TGFβ1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表明 :其中的细胞 ,特别是巨噬细胞表达时间出现得较早 ,于照射后 1周即有许多巨噬细胞呈现TGFβ1较强的表达。从肺组织培养的细胞研究表明 ,来源于照射后 3月肺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呈现较强的TGFβ1阳性。用地高辛标记的TGFβ1探针和α1(I)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试验表明 ,TGFβ1mRNA表达水平于 2~ 8周表达最高 ,而α1(I)前胶原mR NA则从 6周开始增强 ,到 3月表达出现高峰 ,稍滞后于TGFβ1的峰值期 ,与TGFβ1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时空关联和交叠现象。结论 T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细胞培养[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分公司 , 司徒镇强,吴军正主编, 1996
[2]  
Localization of mRNA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gerer LM, Angerer RC. Methods in Cell Biology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