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倍化——白刺属的系统分类、进化特征及应用前景

被引:29
作者
潘晓云
魏小平
尉秋实
陈家宽
王根轩
机构
[1]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3]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民勤沙生植物园
关键词
白刺属; 分类; 进化; 多倍化; 染色体数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1 [植物演化与植物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回顾白刺属研究历史的基础上 ,根据白刺属种间染色体倍数特征并结合形态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提出新的白刺属种间分类系统 :二倍体组 ( 2n =2X =2 4 )和四倍体组 ( 2n =4X =48)。多倍化 ( 2X→ 4X)是白刺属内种间进化的基本特征。白刺属的起源中心可能是古地中海沿岸地区 ;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是白刺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并指出将该属作为模式系统开展荒漠植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32 / 6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与进化 [J].
杨继 .
植物分类学报, 2001, (04) :357-371+394
[2]   荒漠绿洲边缘降水和地下水对白刺群落消长的影响 [J].
杨自辉 ;
高志海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6) :923-926
[3]   白刺属植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学研究 [J].
潘晓玲 ;
沈观冕 ;
陈鹏 .
云南植物研究, 1999, (03) :3-5
[4]   唐古特白刺叶黄酮类及酚酸类成分的分离鉴定 [J].
段金廒 ;
周荣汉 ;
赵守训 ;
王明时 ;
车镇涛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9, (01) :7-10
[5]   白刺的核型研究 [J].
杨德奎 ;
孙京田 ;
苗明升 .
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81-83
[6]   白刺属的胚胎学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J].
李师翁,屠骊珠 .
植物研究, 1994, (03) :255-262
[7]   荒漠灌木白刺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
郭普 ;
王镜泉 ;
陈体恭 ;
赵克昌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2) :205-207
[8]   白刺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J].
李师翁 ;
屠骊珠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91, (07) :500-506+571
[9]  
四合木属系统地位的研究[J]. 马毓泉,张寿洲.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1990 (02)
[10]  
植物细胞遗传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竞雄,宋同明编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