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学型芳樟叶精油及主成分含量的时间变化规律

被引:28
作者
张国防
冯娟
于静波
凡辉
张春
黄诗晓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芳樟; 化学型; 叶精油; 主成分; 变化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23 [樟];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不同化学型(包括芳樟型、桉樟型和脑樟型)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 var.linaloolifera Fujita.)叶片精油含量及精油中主成分的相对含量在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变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优良芳樟型无性系叶片精油含量及其主成分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在6月份至12月份以及全天不同时段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份不同化学型芳樟叶片精油含量和精油中主成分相对含量均有差异。其中,叶片精油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即在生长季节均较高、非生长季节均较低,且在5月份和7月份至9月份都处于较高水平。精油中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较复杂;芳樟型芳樟精油的主成分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在6月份最高,随后略有下降但直到12月份变化幅度均不大;脑樟型芳樟精油的主成分樟脑的相对含量在7月份最高,其他月份降低但差异不大;桉樟型芳樟精油的主成分1,8-桉叶油素的相对含量在4月份最高,随后下降,6月份后趋于平稳。在6月份至12月份间,优良芳樟型无性系叶片精油含量在9月份最高,12月份降至最低;而精油中芳樟醇相对含量则在9月份最低,12月份升至最高。全天不同时段优良芳樟型无性系叶片精油含量和芳樟醇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叶片精油含量在早晨最低,日出后逐渐升高,在16:00至17:00时段达到最高;而芳樟醇相对含量则在早晨最高,其他时段略有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芳樟叶片的适宜采收月份为8月份至9月份,每天8:00至17:00均可采收。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福建省樟树叶精油的主成分分析及其化学型 [J].
张国防 ;
陈存及 ;
陈志平 ;
陈瑞炎 ;
林贤松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8, (01) :24-27
[2]   福建樟树叶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分析 [J].
张国防 ;
陈存及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4) :69-70
[3]   樟树叶油地理变异的研究 [J].
张国防 ;
陈存及 ;
赵刚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6, (01) :22-25
[4]   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生态特点研究 [J].
宋启建 ;
盖钧镒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90, (02) :121-129
[5]  
樟树精油主成分变异与选择的研究[D]. 张国防.福建农林大学. 2006
[6]  
Excel与数据分析[M].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宇传华, 2002
[7]  
中国樟树精油资源与开发利用[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李飞主编, 2000
[8]  
Mathematical Modeling-Guided Evaluation of Biochemical,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al, and Genotypic Determinants of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Yield in Peppermint Leaves1[W][OA][J] . Rios-Estepa,Rigoberto,Lange,Iris,Lee,James M,Lange,B Markus.Plant Physiology . 20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