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对策

被引:6
作者
张静雪
钟思远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制约因素;
D O I
10.19327/j.cnki.zuaxb.1007-9734.2007.02.024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文章在反思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原因和弊端,阐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经济的双重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认为除了户籍制度障碍和加入WTO后受到冲击外,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也是制约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充分空间和载体,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劳动就业规划以及拓展国际劳务市场等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J].
占俊英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01) :14-18
[2]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 [J].
刘洪 ;
张玉肖 .
当代财经, 2003, (07) :18-20
[3]   农民增收问题的理性思考 [J].
刘伟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22) :29-33+36
[4]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J].
朱巧玲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01) :46-50+80
[5]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进程政策建议 [J].
张忠法 ;
沈和 ;
黄华波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05) :26-34
[6]   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J].
王西玉 ;
郭建军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01) :36-46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 [J].
吴敬琏 .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06) :6-9
[8]   农业企业化:中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J].
胡鞍钢 ;
吴群刚 .
农业经济问题, 2001, (01) :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