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驴的现状、分布区的历史变迁原因探讨

被引:23
作者
郑生武
高行宜
机构
[1] 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西安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关键词
中国野驴(蒙古野驴、西藏野驴); 濒危物种; 新疆; 西藏; 青 海; 内蒙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63 [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狩猎限制];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中国的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和西藏野驴(E. kiang),其分布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同属古北界,但蒙古野驴分布在蒙新区,西藏野驴在青藏区,两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差异显著。蒙古野驴分布区面积约为14×104 km2 (40°20′~46°40′N、85°40′~107°30′E),海拔高程介于700~1500 m,初步估算数量不超过2000头;西藏野驴分布区面积约为97×104 km2 (27°48′~39°27′N、78°40′~103°00′E),海拔高程介于3000~5500 m,初步估算有近90*!000头。地质时代野驴分布较广泛,历史时期分布区不断变迁和退缩,本文对其原因亦作了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地理区划 [J].
薛祥煦,张云翔 .
兽类学报, 1994, (01) :15-23
[2]   马科在中国的分布与现状 [J].
高行宜 ;
谷景和 .
兽类学报, 1989, (04) :269-274
[3]   甘肃盐池湾白唇鹿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群落结构的初步观察 [J].
郑生武 ;
余玉群 ;
韩亦平 ;
吴家炎 ;
左青云 .
兽类学报, 1989, (02) :130-136
[4]   甘肃华池马兰黄土中的哺乳动物化石 [J].
谢骏义 ;
许俊臣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8, (02) :149-152+170
[5]   新疆东昆仑——阿尔金山地区的有蹄类动物 [J].
谷景和 .
干旱区研究, 1987, (03) :56-68
[6]   四川炉霍县虾拉沱晚更新世哺乳类化石 [J].
宗冠福 ;
黄学诗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5, (04) :287-294+321
[7]   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野驴的夏季栖息地及种群数量 [J].
楚国忠 ;
梁崇歧 ;
阮云秋 ;
王伟 ;
侯韵秋 .
动物学报, 1985, (02) :178-186
[8]   中国北方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与深海沉积物的对比 [J].
尤玉柱 ;
徐钦琦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1, (01) :77-86
[9]   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J].
祁国琴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75, (04) :239-249+281
[10]   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J].
贾兰坡 ;
盖培 ;
尤玉桂 .
考古学报, 1972, (01) :39-5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