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家庭的主观贫困感受研究

被引:37
作者
田雅娟 [1 ,2 ]
刘强 [1 ,3 ]
冯亮 [1 ]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统计学院
[2]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主观贫困; 客观贫困; 广义可加模型; 半参数Logit模型;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19.01.008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观贫困包含着大量客观贫困无法体现的信息,是客观贫困测度的一种有效补充。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的主观贫困效应的测度方法,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的微观调研数据,对影响我国居民主观贫困感受的决定因素以及主、客观贫困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居民主观上的贫困感受不仅受到家庭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家庭规模、人口结构、教育水平、资产积累、医疗支出、家庭遭遇困境事件和居住位置等因素均会显著改变主观贫困发生的概率。因而居民主观贫困的脱离不仅依赖于经济条件的改善,也依赖于教育和医疗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从政策上提高贫困人口应对困境的能力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主观贫困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2—2013)的实证研究 [J].
刘波 ;
王修华 ;
彭建刚 .
中国软科学, 2017, (07) :139-151
[2]   宗教信仰、宗教参与影响农民主观贫困和福利吗?——来自全国5省1000个农户调查的证据 [J].
郭君平 ;
张斌 ;
吴国宝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 32 (03) :14-24
[3]  
Measured as Poor versus Feeling Poor: Comparing Money-metric and Subjective Poverty Rates in South Africa[J] . Dorrit Posel,Michael Rogan.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Capabilities . 2016 (1)
[4]  
Counting and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measurement[J] . Sabina Alkire,James Foster.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10 (7)
[5]  
Subjective well-being poverty vs. Income poverty and capabilities poverty?[J] . Geeta Gandhi Kingdon,John Knight.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2006 (7)
[6]  
Poverty in Kathmandu: What d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conomic welfare concepts suggest?[J] . Udaya R. Wagle.The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 2007 (1)
[7]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J] . Trevor Hastie,Robert Tibshirani.Statistical Science . 1986 (3)
[8]  
The pattern of human concerns. Cantril H.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