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意象及其构成要素分析

被引:53
作者
李瑞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南阳师范学院旅游与环境科学系河南南阳
关键词
城市旅游意象; 意象要素; 可识别性;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04.04.028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目的 塑造良好城市旅游意象,突出城市旅游特色,增强其旅游吸引力。方法 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资料查阅相结合。结果 旅游者的旅游意象建立在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感知的基础上。结论 通过对城市旅游意象要素的空间组织和设计,可加强旅游意象要素的可意象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感知。
引用
收藏
页码:494 / 4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北地区旅游产品开发问题的思考 [J].
蔡平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234-236
[2]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J].
顾朝林 ;
宋国臣 .
地理学报, 2001, (01) :64-74
[3]   城市意象——城市形象及其情态语义 [J].
沈福煦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3) :19-23
[4]   城市旅游研究进展 [J].
古诗韵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1999, (02) :15-20+78
[5]   论城市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相互协调 [J].
尚文生 ;
欧阳燕红 .
人文地理, 1998, (02) :50-53
[6]   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探讨 [J].
李蕾蕾 .
旅游学刊, 1998, (01) :46-48
[7]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M].张鸿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8]  
城市意象.[M].(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
[9]  
城市史研究.[M].[刘海岩;刘洪奎主编];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10]  
旅游地理学.[M].保继刚;楚义芳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