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聚类法在升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20
作者
胡丽慧 [1 ]
潘安 [2 ]
李铁松 [1 ]
李成柱 [3 ]
王佑汉 [1 ]
机构
[1]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
[2] 西华师范大学学工部
[3] 南充市环保局
关键词
水库富营养化; 灰色聚类; 聚类权; 聚类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水库水环境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水库富营养评价中,是为了建立一种比较完善,适合于水库富营养化评价的模型,从而合理地评价库区的水质,为水库的管理提供依据。参照中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标准和水库的富营养化特点,选取评价指标,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6个级别,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水体富营养化的等级界线,确定各指标在灰类中的聚类权以及聚类系数,确定各聚类对象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水库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模型。以四川的升钟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该水库具代表性监测点2006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钟水库的监测点中铁鞭电站、果园场、大石桥富营养化程度较重,铁路寺、青岗垭次之,李家坝最轻;该水库富营养化与周边的不合理开发密切相关,尤其是面源污染负荷的加重和网箱养鱼的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库区的水体富营养化。因此灰色聚类应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是可行的,关键是正确划分灰类白化函数。
引用
收藏
页码:2407 / 24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J].
厉彦玲 .
测绘科学, 2007, (05) :77-79+203
[2]   三峡水库蓄水后的富营养化趋势分析 [J].
孟春红 ;
赵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3) :863-867
[3]   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J].
许文杰 ;
陈为国 .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1) :49-51+56
[4]   灰色聚类法在湿地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J].
周林飞 ;
谢立群 ;
周林林 ;
高振东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594-598
[5]   用灰色聚类法对荔湾湖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J].
朱庆峰 ;
廖秀丽 ;
陈新庚 ;
张淑娟 .
中国环境监测, 2004, (02) :47-50
[6]   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J].
马经安 ;
李红清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6) :575-578
[7]   模糊数学法在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赵东风 ;
赵朝成 ;
冯成武 .
干旱环境监测, 1997, (04) :234-237+253
[8]   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中的应用 [J].
谢骏 .
水利渔业, 1997, (04) :9-12
[9]   灰色聚类法在大气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 [J].
兰文辉 .
干旱环境监测, 1995, (03) :147-150+191
[10]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邓聚龙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