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内蒙古满都拉地区二叠纪俯冲造山过程的岩石记录
被引:74
作者
:
陶继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陶继雄
白立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白立兵
宝音乌力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宝音乌力吉
郑武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郑武军
苏茂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苏茂荣
机构
:
[1]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来源
:
地质调查与研究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岛弧岩浆岩;
同位素年龄;
俯冲造山过程;
缝合时间;
内蒙古中部满都拉;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2.2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内蒙古中部满都拉地区位于中朝、西伯利亚两大板块边缘的汇聚部位,关于两大板块在该处的最终拚合时间,学术界存在很多不同的认识。该地区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和深成侵入岩,火山岩系由块状、枕状玄武岩、细碧岩、玄武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等组成;深成侵入岩由辉长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等一系列小岩株组成复合侵入体。通过对其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它们具有大洋岛弧岩浆岩的特点,是俯冲造山过程中的岩石记录。该套岩石的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85Ma±11Ma、280.4Ma±1.1Ma,说明本区在二叠纪早期依然存在大洋板块活动。因此,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在本区的缝合时间至少应当在早二叠世之后。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夏林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
夏林圻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3)
: 225
-
232
[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两类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陈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
陈斌
赵国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
赵国春
SimonWILD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
SimonWILDE
[J].
地质论评,
2001,
(04)
: 361
-
367
[3]
内蒙古北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中古生代造山带的结构及演化
徐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徐备
陈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陈斌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 227
-
232
[4]
内蒙古中部二叠纪碱性花岗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洪大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洪大卫
黄怀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黄怀曾
肖宜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肖宜君
徐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徐海明
靳满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靳满元
[J].
地质学报,
1994,
(03)
: 219
-
230
[5]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6]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M].罗照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7]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赵振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
[8]
中朝板块北侧褶皱带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M].唐克东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
中朝板块北缘中段地壳演化.[M].邵济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
1
→
共 9 条
[1]
造山带火山岩研究
夏林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土资源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
夏林圻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1,
(03)
: 225
-
232
[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两类花岗岩同位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
陈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
陈斌
赵国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
赵国春
SimonWILDE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SchoolofAppliedGeology,CurtinUnivofTech,GPOBoxU,PerthWA,Australia
SimonWILDE
[J].
地质论评,
2001,
(04)
: 361
-
367
[3]
内蒙古北部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中古生代造山带的结构及演化
徐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徐备
陈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陈斌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 227
-
232
[4]
内蒙古中部二叠纪碱性花岗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洪大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洪大卫
黄怀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黄怀曾
肖宜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肖宜君
徐海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徐海明
靳满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
靳满元
[J].
地质学报,
1994,
(03)
: 219
-
230
[5]
中央造山带开合构造.[M].姜春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0,
[6]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M].罗照华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7]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原理.[M].赵振华著;.科学出版社.1997,
[8]
中朝板块北侧褶皱带构造演化及成矿规律.[M].唐克东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
中朝板块北缘中段地壳演化.[M].邵济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