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DCCA排序轴分类及其在关帝山八水沟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98
作者:
邱扬
张金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
[2]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太原
来源:
关键词:
关帝山;
八水沟;
植物群落;
DCCA排序;
排序轴分类(OAC);
生态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次在 DCCA排序的基础上使用排序轴分类法 ( OAC) ,将其发展为一个新的典范分类方法 ,并应用这种方法对山西关帝山八水沟的植物群落进行了数量分类 ,共划分出 5类 ,效果较好。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表明 ,环境与群落结构因子在不同群落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表明 DCCA排序轴分类法能较好地反映群落与环境的变异。因为 DCCA排序轴分类同时结合了植被因子与环境因子 ,所以它能较好地表达植物群落的环境梯度和结构梯度 ,反映环境与结构的空间变异特点。第 1排序轴表达了朝向暖干方向的梯度 ,植物群落类型由森林向灌丛过渡 ,森林群落由杨桦 -云杉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 -白混交林向山杨 -辽东栎混交林过渡 ,主要反映小地形方面的水平变异与木本植物群落类型变异的综合梯度 ,变异尺度较小 ;第 2轴表达了朝向冷湿方向的梯度 ,植物群落类型由森林和灌丛向草甸过渡 ,森林群落由杨桦 -云杉混交林和山杨 -辽东栎混交林向华北落叶松 -白混交林过渡 ,主要反映海拔方面的垂直变异与植物群落类型变异的综合梯度 ,变异尺度相对较大。两者综合作用表达了该地区植物群落的空间生态梯度。DCCA排序轴分类具有 DCCA的优点 ,不仅能除去弓形效应 ,而且能同时结合多个环境因子 ;不仅能独立完成分类过程 ,而且其生态意义明确。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