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气象干旱演变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预估

被引:21
作者
刘君龙 [1 ]
袁喆 [1 ]
许继军 [1 ]
刘雁翼 [2 ]
程卫帅 [1 ]
田承伟 [3 ]
苗恒录 [4 ]
机构
[1] 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2]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3] 抚州市水文局
[4]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候模式; 气象干旱; 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 长江流域;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长江流域及周边范围在内的318个气象站点1956—2018年的实测资料和CMIP5全球气候模式在3种RCPs情景下的预估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作为干旱等级的划分指标,对流域历史气象干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预估了流域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气象干旱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近60 a,流域干旱率年际变化较大,平均干旱率为18.21%。从年代变化来看,近20 a干旱影响范围普遍较大;干旱频发地区主要位于岷江流域,干旱次数呈从上游向下游递减的趋势;高强度的干旱多发生于金沙江中下游地区和成都平原地区,平均场次干旱强度也呈从上游向下游递减的趋势;(2)在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2020—2050年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干旱面积分别为74.1万km2、75.7万km2和126.4万km2;流域上、中、下游干旱频次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1.2次/a、1.0~1.1次/a、1.0~1.1次/a。预估时段内上、中、下游干旱频次较历史时段分别增加38.4%~50.7%,33.7%~45.3%和32.6%~49.6%;预估时段内上、中、下游干旱强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68,-1.64,-1.60,与历史时段差别不大。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订科学合理的干旱灾害防范措施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