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田间集雨模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亢秀丽 [1 ]
王娟玲 [2 ]
马爱平 [1 ]
靖华 [1 ]
王裕智 [1 ]
许玉娟 [1 ]
机构
[1] 不详
[2]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3] 不详
[4]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中心
[5] 不详
关键词
冬小麦; 田间微集雨; 种植模式; 土壤水分动态;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0.04.03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高效利用天然降水资源,提高自然降水水分利用效率,在山西临汾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冬小麦田间集雨模式对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年型条件下,覆膜集雨产流带与种植带面积比例1∶1.5模式在起身期和起身至抽穗期具有较好的贮水和供水效应,水分利用效率达12.78 kg/(mm.hm2),较对照6.95 kg/(mm.hm2)模式提高5.83 kg/(mm.hm2);覆膜集雨产流带与种植带面积比例1∶1.5、1∶2和1∶1的种植模式,均较土垄集雨产流带与种植带面积比例1∶1、1∶1.5、1∶2及对照(露地种植)显著增产且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土垄集雨的3个种植模式均较对照减产。该项研究为冬小麦抵御干旱逆境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旱之年小麦地膜覆盖增产效果的研究 [J].
王敏 ;
党建友 ;
张定一 ;
姬虎太 .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02) :57-59
[2]   夏玉米垄作覆盖对农田土壤水分及其利用影响 [J].
王同朝 ;
卫丽 ;
王燕 ;
王俊忠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129-132
[3]   宁南旱区沟垄微型集水种植谷子最优沟垄宽度的确定 [J].
丁瑞霞 ;
贾志宽 ;
韩清芳 ;
任广鑫 ;
王俊鹏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2) :12-16
[4]   旱地玉米垄膜沟种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段喜明 ;
吴普特 ;
白秀梅 ;
冯浩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1) :143-146
[5]   半干旱地区膜垄和土垄的集雨效率和不同集雨时期土壤水分比较 [J].
王琦 ;
张恩和 ;
李凤民 .
生态学报, 2004, (08) :1820-1823
[6]   定西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朱国庆 ;
史学贵 ;
李巧珍 .
中国农业气象, 2001, (03) :7-10
[7]   坡地田间微地型集雨种植技术研究 [J].
李秀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2) :41-42
[8]   宁南半干旱地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马林 ;
蒋骏 ;
贾志宽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3-5
[9]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蒋骏 ;
韩清芳 ;
贾志宽 ;
张久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2) :11-16
[10]   旱塬地膜冬小麦增产机理研究初报 [J].
王勇 ;
樊廷录 ;
崔明九 .
西北农业学报, 1998, (04)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