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证据的证据能力对证明力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李莉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据能力; 证明力; 证据力; 证人证言; 被告人; 程序主体理论; 刑事证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证据能力是指事实材料成为诉讼中的证据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及法律对事实材料成为诉讼中的证据在资格上的限制。因此,证据能力也称之为证据资格,或证据的适格性。在英美法系国家,称之为证据的可采性(admissibility);在我国,则称之为证据的合法性,某证据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必须取决于法律的规定。 证据的证明力,指证据事实对案件事实是否有证明作用和作用的程度,又称之为证据价值。在我国,证据的证明力反映为证据的客观性与关联性,只要某证据客观存在,且能在逻辑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刑事辩护论[M]. 法律出版社 , 熊秋红著, 1998
  • [2] 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谢晖著, 1997
  • [3] 香港刑事诉讼法[M]. 河南人民出版社 , 甄贞主编, 1997
  • [4] 刑事审判原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1997
  • [5] 刑事诉讼构造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李心鉴著, 1992
  • [6] 外国刑事诉讼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王以真主编, 1990
  • [7]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M]. 法律出版社 , 方蔼如 译, 1987
  • [8] 英美刑法刑事诉讼法概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欧阳涛等著, 1984
  • [9] 刑事证据理论[M]. 群众出版社 , 张子培,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