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废除死刑的发展路径

被引:5
作者
姜涛
机构
[1] 江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死刑废除; 工具本位; 文化守成; 人权保障; 学术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死刑废除是由众多原因导致的复杂社会现象,其成就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国能否废除死刑与今后社会转型中的工具本位转换、政府责任主导、文化守成改造和学术取向转型呈现出密切的正相关性。详细分析我国死刑废除的发展路径的研究表明,我国死刑废除的切入点应当是在全面破除“工具本位”变革路径的基础上,强化主动型政府责任的承担,全面更新原有重刑主义死刑文化,并实现一定的刑法学术研究创新。而不宜就事论事地照搬西方或人云亦云地顺应国际潮流,空谈死刑废除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死刑存废的条件 [J].
田禾 .
法学研究, 2005, (02) :66-74
[3]   死刑政策:全球视野及中国视角 [J].
刘仁文 .
比较法研究, 2004, (04) :77-89
[5]   当代中国法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从阶级斗争范式到权利本位范式 [J].
张文显 ;
于宁 .
中国法学, 2001, (01) :63-79
[6]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 [J].
金太军 .
天津社会科学, 2000, (05) :9-14
[7]   浅析政治文明建设 [J].
虞崇胜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53 (03) :416-419
[8]  
控制国家[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美)斯科特·戈登(ScottGordon)著, 2001
[9]  
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M]. 中国物资出版社 , (荷)阿诺德·赫特杰主编, 1998
[10]  
自由主义[M]. 商务印书馆 , (英) 霍布豪斯,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