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通南巴地区主要构造成因模式探讨
被引:20
作者:
姜复东
[1
]
苏培东
[2
]
秦启荣
[1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通南巴;
构造特征;
构造成因;
成因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通南巴构造位于米仓山构造带和大巴山弧形构造带的交接处,向南与川中低缓构造带以通江凹陷相接。其现今主要存在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构造体系,它们的形成完全受区域构造的控制,在成因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该地区的现今构造形迹是多期构造运动的结果。文中研究了通南巴地区主要的构造特征,并且对主要构造形成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3种成因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