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的性别差异

被引:24
作者
高一虹
陆小娅
不详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大学!北京
[3] 不详
[4] 《中国青年报》!北京
[5] 不详
关键词
性别差异; 大学生; 求助方式; 心理服务; 指导性; 非指导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4 [教育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 ; 040202 ;
摘要
本文是一项对大学生心理帮助和求助方式的研究,包括对853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25名学生的访谈。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帮助和求助方式以及对心理服务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相对男性而言,女性更多人际心理互助,更注重情感宣泄,更倾向于理性层面的“非指导性”帮助,对专业心理服务持更肯定的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文化传统与文化变革:指导性心理咨询的宏观语境[J]. 高一虹.北京大学学报(外国语言文学专刊). 1999(S1)
[2]  
电话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 昆仑出版社 , 王行娟主编, 2000
[3]  
阅读性别[M].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周华山著, 1999
[4]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杨眉等著, 1999
[5]  
活出最佳状态[M]. 新华出版社 , 许金声著, 1999
[6]  
大学生心理卫生[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邱鸿钟主编, 1997
[7]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樊富珉 主编, 1994
[8]  
心理咨询治疗与测验[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张小乔主编, 1993
[9]  
心理治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曾文星,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