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和孔径分布

被引:24
作者
刘寿长,关新新
陈诵英
机构
[1] 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浙江大学
关键词
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BET表面积;孔径分布;
D O I
10.16084/j.cnki.issn1001-3555.1999.03.008
中图分类号
O643.38 [加氢、脱氢的催化];
学科分类号
081705 ;
摘要
用ASAP-2000型物理吸附仪,研究了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结构、孔容积和孔径分布等.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比表面积下降;在相同的焙烧温度下,组成和沉淀过程的pH值也影响其表面积大小.催化剂的活性与反应可利用的表面积相关.根据吸附-脱附等温线,确定了催化剂的孔结构及孔径分布的变化规律.数据表明,孔径分布和孔容积对催化剂的活性至关重要,平均孔径(4V/A,根据BET)可作为衡量Cu-Fe系催化剂活性高低的一个参数.焙烧温度的选择是使催化剂具有适宜的孔径分布和较大的孔容积,因而具有较高活性的重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脂肪醇制造与应用.[M].关鹏搏主编;.轻工业出版社.1990,
[2]   制备高碳醇用Cu-Fe系催化剂的活性相 [J].
刘寿长 ;
王文祥 ;
陈诵英 .
催化学报, 1996, (06) :16-20
[3]   由脂肪酸酯制备高碳醇Cu-Fe系催化剂的研究 [J].
刘寿长 ;
王文祥 ;
陈诵英 .
分子催化, 1996, (05) :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