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皖南平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梁诸英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皖南平原; 水稻亩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9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明清时期皖南平原的水稻亩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根据对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对明清时期的水稻单产进行了初步的估算。皖南平原的水稻亩产量估算结果是:明代3.2市石/市亩左右,清代3.6市石/市亩左右。清代皖南平原水稻亩产量的上升可以从生产技术的改进、劳动力使用的增加、肥料投入的增加等三方面得到体现,但资本投入的匮乏是水稻单产提高的重要制约。它给我们的现实启发是,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对粮食单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清前期南方稻作区的粮食生产 [J].
郭松义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4, (01) :3-32
[2]   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 [J].
王宇尘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2, (02) :107-132
[3]   宋明清时期太湖地区水稻亩产量的探讨 [J].
闵宗殿 .
中国农史, 1984, (03) :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