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阶层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导向策略

被引:7
作者
陈中建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主流意识形态; 导向策略;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5.06.051
中图分类号
D663 [阶级、阶层];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新社会阶层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当前,新社会阶层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性、身份地位流变性、政治诉求差异性等基本特征。社会新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社会结构趋向开放与多元,推动了人的思想文化解放,给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整合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领域,健全管理体制、更新工作理念、坚持"三个结合"、注重加强队伍建设及机制建设创新,是新社会阶层主流意识形态的导向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威廉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 [J].
杨生平 .
江海学刊, 2014, (04) :45-51+238
[2]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研究 [J].
郑永廷 ;
任志锋 .
教学与研究, 2013, (07) :46-51
[3]   社会分层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J].
崔立勇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14 (08) :129-131
[4]   浅析阶层分化的正负影响 [J].
杨永祺 ;
杨阳 .
新长征, 2008, (12) :56-57
[5]  
新社会阶层需要提升理论品质.[N].戚如强;.中国教育报.2012,
[6]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刘少杰;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7]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8]  
刘少奇选集.[M].刘少奇 著.人民出版社.198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K·Marx);[德]恩格斯(F·Engeis)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6,
[10]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习近平;.光明日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