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的学校与教育的危机

被引:24
作者
高德胜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表现; 学校; 教育; 危机;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19.06.002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表现一词在教育领域是那样常用,但却又没有确切的学术定义,属于陌生的教育常用语。表现发生在人际间,即以可见的方式将自己的品性与能力显示出来,以使他人看见。表现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既可以展示作为人的优异,又有诸多限制和代价。学校的诞生就是一个"舞台"事件,就是教育从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被看"对象的开始。在教育史上,教育抵御表现化的主要方式在于不安于"被看",反过来去"看"社会和现实政治。经由规训的表现和表现的再"进化"这两个阶段,如今的学校已经被表现所支配。学校的表现化导致教育自主性的丧失、求真求善的失落、教育的外在化与热爱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学校变成了反对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危机加剧。只有找到表现的"解毒剂",教育才能走出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过去与未来之间.[M].(美) 阿伦特 (Arendt;H.)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2]  
责任与判断.[M].(美) 阿伦特 (Arendt;H.)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无聊的哲学.[M].(挪) 史文德森;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  
人的境况.[M].(美)汉娜·阿伦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  
消解性别.[M].(美) 巴特勒; 著.上海三联书店.2009,
[6]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美)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寻找政治.[M].(英)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nam)著;洪涛;周顺;郭台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  
精神生活.[M].(美) 阿伦特 (Arendt;H.) ;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9]  
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M].刘小枫;陈少明主编;.华夏出版社.2005,
[10]  
柏拉图对话集.[M].(古希腊)柏拉图著.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