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的特征、成因及岩体定位机制

被引:6
作者
张志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
关键词
衡山花岗岩体; 韧性剪切带; 古差应力; 应变速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衡山花岗岩体由南岳岩体(早期)和白石峰岩体(晚期)组成,衡山岩体西缘形成有分带明显的韧性剪切带,向西倾斜,在XZ面上呈倾向滑动剪切运动,矿物显微变形构造显示为倾向简单剪切特征。经测定,韧性剪切带形成时温度下限为343.6℃,古差应力下限为52~62MPa,应变速率下限为2.05×10-14/s-3.13×10-14/s,推算总位移量在13.5km左右。在花岗岩体以外没有韧性剪切变形现象,说明该韧性剪切带是衡山岩体定位过程中由白石峰岩体沿南岳岩体边缘侵位的简单剪切作用所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衡山复式花岗岩体西缘韧性剪切带磁性组构与变形组构比较研究 [J].
张志强 ;
朱志澄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89, (03) :313-324
[2]  
Theory and applicability of a recrystallized grain size paleopiezometer[J] . Robert J. Twiss.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