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32A育性光温反应及敏感生育期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刘彦卓
李小云
何国威
黄农荣
张旭
钟旭华
梁祖扬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
[2] 广东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站!广东广州
[3] 广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不育系; Ⅱ32A; 育性; 温度; 光长; 敏感生育期;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1.03.025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广东湛江和福建提纯的Ⅱ 32A育性对温度和光长的反应以及育性的温度敏感生育期。结果表明 2 6℃以上温度可引起Ⅱ 32A育性的部分恢复 ,温度越高 ,育性恢复越大。福建提纯的Ⅱ 32A育性恢复还受短光长促进 ,并存在光温互作效应。Ⅱ 32A育性的温度敏感生育期出现得特别早 ,为第 1苞分化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与减数分裂期之间 ,最敏感生育期为二次枝梗原基和颖花原基分化期至雌雄蕊原基形成期之间。因此 ,Ⅱ 32A不适宜于在广东及华南地区晚季或中季繁殖与制种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环境因素对籼稻不育系龙特甫A育性稳定性的影响 [J].
黄荣华 .
福建稻麦科技, 1997, (04) :13-18
[2]   光周期和温度对水稻雄性不育系龙特浦A育性恢复的影响 [J].
潘润森,张功宙,张轼,卢泽余,林光霖,祁建民,李维明,陈启锋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3) :257-261
[3]   温光条件对龙特浦A育性影响的研究初报 [J].
顾来顺 ;
高恒 ;
何顺椹 ;
姚立生 ;
孙明法 ;
杨立彬 .
种子, 1994, (02) :50-51
[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稳定性研究 [J].
张自国,曾汉来,杨静,卢开阳 ;
熊凤鸣,喻法金 ;
朱祖德 .
杂交水稻, 1994, (01) :4-8
[5]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研究 [J].
曾汉来 ;
张自国 ;
元生朝 ;
李玉珍 ;
张端品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5) :401-406
[6]   水稻印尼水田谷6号质源不育系花培提纯研究 [J].
张家宏 ;
陈劲松 ;
葛美芬 ;
王宝和 ;
白和盛 .
杂交水稻, 1993, (03)
[7]   新质源不育系Ⅱ─32A的开发利用研究 [J].
吴传根 ;
丁伍纲 .
杂交水稻, 1992, (03) :24-25
[8]   Ⅱ─32A纯化选育及原种生产技术 [J].
于宗谦 ;
颜继盛 ;
将重君 ;
王明生 .
杂交水稻, 1992, (02) :24-25
[9]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W6154S育性转换感温特性研究 [J].
张自国 ;
元生朝 ;
曾汉来 ;
王本宣 ;
李玉珍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1) :21-25
[10]   高温对两个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影响的研究 [J].
许仁林 ;
易琼华 .
杂交水稻, 1991, (01)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