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被引:10
作者
樊如森
机构
[1]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经济地理; 经济中心城市; 华北; 近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北洋三口"对外开放以后,华北地区的主体经济要素,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了空间上的位移,此前以北京和省府县城为经济中心城市,以驿道和运河为主要交通途径的传统国内政治经济网络,向以天津、青岛等通商口岸为经济中心城市,以铁路、公路、海运、电信为主要交通途径的现代国际市场经济体系转化。到1920年代,华北经济区的空间范围,由此前以北京为中心城市的直隶和运河沿线地区,拓展到以天津、青岛为中心城市的山东、河北、山西、察哈尔、热河5省,以及河南省和江苏省的黄河流域部分。这一整合造成了华北新的区域经济差异,但加速了该地区农、牧、工、商等产业的现代化进程及其与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提升了华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适应了近代以来全球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华北区域的空间界定与演变 [J].
张利民 .
天津社会科学, 2006, (05) :137-140
[2]   “华北”考 [J].
张利民 .
史学月刊, 2006, (04) :45-50
[3]   区域史研究中的空间范围界定 [J].
张利民 .
学术月刊, 2006, (03) :129-131+137
[4]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述论 [J].
杨天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6) :88-95
[5]  
中国百年经济拼图.[M].吴松弟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6]  
近代冀鲁豫乡村.[M].从翰香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  
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M].王 玲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
[8]  
连云港港史.[M].吴兴来等编写;徐德济;杨贤益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9]  
天津经济概况.[M].谷书堂 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10]  
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M].聂宝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