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与建设思路

被引:9
作者
任中保 [1 ]
乔黎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内涵; 任务; 思路;
D O I
10.19571/j.cnki.1000-2995.2013.09.003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当前,国内外学者从创新活动、创新要素、创新系统和创新发展阶段等角度,对创新能力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能力形成影响因素识别、能力发展水平评价上,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外延、建设思路与路径很少涉及。近年来,国家决定起草我国第一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指导和推进全社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这对深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内涵外延、把握建设重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系统梳理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对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定义,并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和重点任务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归纳了研究结论和推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2]   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实证研究 [J].
许庆瑞 ;
蒋键 ;
郑刚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3) :16-21
[3]   企业技术能力演化的轨迹 [J].
赵晓庆 ;
许庆瑞 .
科研管理, 2002, (01) :70-76
[4]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 [J].
陈劲 .
科研管理, 1994, (02) :32-34+31
[5]  
基于TIM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 郑刚.浙江大学. 2004
[6]  
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M]. 科学出版社 , 陈劲, 2008
[7]  
The dynamic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panel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the coevolution between innovative cap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J] . Fulvio Castellacci,Jose Miguel Natera. Research Policy . 2012
[8]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in East Asia [J].
Hu, MC ;
Mathews, JA .
RESEARCH POLICY, 2005, 34 (09) :1322-1349
[9]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J].
Furman, JL ;
Porter, ME ;
Stern, S .
RESEARCH POLICY, 2002, 31 (06) :899-933
[10]   ASSET PROFILES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J].
CHRISTENSEN, JF .
RESEARCH POLICY, 1995, 24 (05) :72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