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移民生态补偿定量研究——以内蒙古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魏晓燕 [1 ]
毛旭锋 [2 ]
夏建新 [3 ]
机构
[1] 青海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
[2]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3]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足迹; 生态补偿; 生态移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59.9 [自然保护区]; D632.4 [移民];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以内蒙古乌拉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及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对比分析保护区移民迁移后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贡献,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情况,核算和对比生态移民的补偿标准。结果显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补偿标准下限建议为每人17 830元,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补偿标准上限建议为每人25 810元。本案例研究有助于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移民补偿理论研究,为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工程建设中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调水工程移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J].
魏晓燕 ;
夏建新 ;
吴燕红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5) :214-218+222
[2]   闽西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基于当地社区居民的意愿调查 [J].
陈传明 .
林业科学, 2012, 48 (04) :127-132
[3]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研究 [J].
王亮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3) :272-275+280
[4]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盐城市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研究 [J].
杨志平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2) :261-264
[5]   中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J].
王昌海 ;
温亚利 ;
胡崇德 ;
司开创 .
林业经济问题, 2010, 30 (06) :486-492
[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外迁移民安置策略探析 [J].
段跃芳 ;
孙永平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5) :15-18
[7]   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 [J].
蔡海生 ;
肖复明 ;
张学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6) :623-627
[8]   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中国生态足迹产量因子测算 [J].
刘某承 ;
李文华 ;
谢高地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3) :592-597
[9]   基于水资源价值的陕西水源区生态补偿量研究 [J].
李怀恩 ;
庞敏 ;
肖燕 ;
史淑娟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0 (01) :149-154
[10]   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 [J].
李晓光 ;
苗鸿 ;
郑华 ;
欧阳志云 ;
肖燚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875-4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