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倍体小偃麦的形成、减数分裂稳定性和染色体组型的分析

被引:19
作者
管启良
机构
[1] 西北植物研究所杭州大学生物系遗传教研室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染色体组型; 单价体; 单价染色体; 八倍体; 多倍体; 长穗偃麦草; 减数分裂; 成熟分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多年来对(普通小麦×长穗偃麦草)杂种 F1—F4及与小麦回交后的杂种 B1F1选株的细胞学观察和分析,讨论了八倍体小偃麦的形成途径。认为小麦和偃麦草杂交后,需要与小麦回交1—2次,在于使染色体组重新组合,形成 AABBDDEE 和 AABBDDFF 两种染色体组型的八倍体。类型基本稳定的八倍体小偃麦,在较长世代内减数分裂仍不正常,中期Ⅰ单价体的频率较高。同时讨论了结实率与减数分裂稳定性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几个八倍体小偃麦的染色体组型,及其在育种上利用的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193 +1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