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度测定——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13
作者
罗建玲
王青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隶属度函数; 资源、环境与经济; 协调度;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1.05.002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2 ; 020202 ;
摘要
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采用2008年陕西省10市区资源、环境与经济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陕西省十市区2008年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并通过隶属函数测算资源、环境和经济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值,分析了陕西省各市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宝鸡、咸阳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西安、延安虽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但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最低;榆林经济发展水平较好,资源、环境和经济也在向协调方向发展;汉中、安康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比较低,但资源、环境和经济基本协调发展;铜川、渭南、商洛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程度也比较低。陕西省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待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